-->

whaust

2020年1月19日 星期日

食品商人偷工減料的對民眾健康及食品安全的影響

Enzo / 旅日食品安全專家,長期關注亞洲地區食品安全


動機

現今大多數人因為工作、上學的關係而有在外用餐的習慣,但是近年來食安問題層出不窮,如餿水油、三聚氰胺奶粉、毒澱粉、塑化劑,到今年爆發的芬普尼「毒蛋」等重大食安事件,讓消費者擔心吃下肚的食物是否真的安全。從上述的幾項事件可看出台灣在食安管理上仍有許多不足的地方,而最讓社會不滿的是法官會依據「是否危害人體健康」來判斷是否觸犯《食安法》,因此常有「看得到,罰不到」的情形發生。



以經濟的角度看商人偷工減料的行為

   商人在經濟角度中,是相當有價值的,從原料運送,到食品加工,至最後的銷售,每一個步驟都需要成本。影響成本的因素有市場的供需平衡、和食品銷售的合理利潤。在良好的市場機制下,商人得以用合理的原物料進行加工。     要是今天市場供需沒有達到平衡會發生什麼事情?在銷售市場的商品價格,已經比原先原物料的成本、和商人加工,做加值這個動作的成本還要低了。迫使商人在不能降低原物料成本,為了要賺錢,會選擇加工成本更低的東西來進行加工,進而賺取之間的利潤,但利用這樣的”低成本加工物”可能會導致人體健康受到影響,因而被人們冠上「黑心商人」的臭名。

以法律的角度看商人偷工減料的行為

    政府訂定法律來建立相關的標準,譬如說食品加工的標準、食品添加物標準及食品標售、標示的標準。商人可以將次等商品進行分類銷售,或即將到期的食物進行分類銷售。比方說味噌湯裡面的豆腐,在選擇上面可以使用賣相較差的豆腐,來取代精美包裝的豆腐。這樣選用可以確實降低生產成本,亦或是加工方法改良商品商人如果都有符合以上的標準,且政府機關有確實執法,像是稽核、執行,如此一來會使民眾對食品和政府加深信賴感。     那麼商人沒有達到相關的標準且降低成本的方法不當呢?譬如說銷售商品內容標示得不清不楚、添加不該添加的東西、用不當的工法,像是使用工業用觸媒加速生產時間,卻對健康造成傷害、又或著隨意更改保存期限,這些不當的方式會導致不良食品的造成,進而使人體處於非健康狀態。

結論

    從上面的兩個角度中,可以得到相似的結論 : 商人做的每件事情都需要成本,因為市場因素,而降低了生產成本。如果選用合理、合法的加工方式,且政府有確實審核,會使人民產生信賴感;如果使用不合理的加工方式,可能會影響人體的健康。這分別是良性與惡性循環,我偏向的是良性循環。在這人人外食的時代下,為了吃得安心,需要消費者、商人、及政府三者共同合作,才能使食品安全的問題所造成的影響減至最小。 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Popular